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(简称慈湖高新区)创立于2002年5月。建区十二年,实现了由市级工业园向国家级高新区的蜕变发展,已成为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、省利用外资工作先进开发区和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。
高新区区位优势明显。位于马鞍山市区北部,地处皖江最前沿,北与江苏省交界,并与南京江宁开发区、南京滨江开发区相邻。205国道、宁铜铁路、宁安城际铁路、宁马高速穿区而过,可快速抵达长三角核心城市。现有长4.2公里的长江深水岸线,可常年通航万吨级船舶,已建成1个5000吨级危险品专用码头、4个5000吨级兼靠万吨级海轮泊位的公共码头,与国内外港口四季通航。
高新区产业基础雄厚。已形成装备制造、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。装备制造方面,集聚了意大利迈特诺、西班牙艾科洛风电齿轮箱等一批创新能力强、产品科技含量高的高科技企业和项目。新材料方面,已初步形成了以丰原生化、中海新材料等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。现代服务业方面,积极推进建设钢铁生产交易产业园,加快发展水-路-空多式联运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。目前,园区各类工业企业近千家,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7家。
高新区配套服务完善。全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,自来水管网覆盖全区;电力供应充足,现有4×30万千瓦发电厂1座,企业综合利用电厂2座,110KV和220KV变电站各一座。电厂和部分企业可向区内企业供应蒸汽;区内建有中压调压站一座,天然气供应充足。慈湖钢铁生产交易产业园初具规模,长江港口公共码头、长运物流港、慈湖铁路货运中转站等物流载体可全方位为企业提供物流配套服务。商务生活配套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。
高新区科技创新活跃。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61家(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企5家)、高新技术产品191个。有效专利总数2000余件,专利成果转化率达60%。拥有各类研发机构37家(其中省级以上7家)。
当前,高新区正强力推进自主创新与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机融合,加快实施“东向发展战略”和“工业倍增计划”,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,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动力强劲、主导产业发达、创新人才集聚、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科技新城。